校区的人行主入口设在清洛河路,大门南面布置了主入口广场,起到了疏导人流的作用。此外还在用地西侧和北侧分别设置了两个人行次入口,方便学生家长接送和后勤物流的进出。基地内人行道宽3米,呈线型分布,形成便捷的步行系统。

南面沿着主干道清洛河路设置,作为校园重要的文体中心,由风雨操场、信息图书综合楼及人防地库、行政办公组成,隔绝了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噪声。其中报告厅能容纳750人。北边为后勤生活区,包括能容纳1786人的男、女生公寓、学生食堂等。食堂居于宿舍西北,学生就餐便捷。

校园的中部核心组团由教学楼、综合图书信息中心组成,体量最大,地势从南向北逐级升高,丰富了校园的空间轮廓线。通过流畅舒展的路网设置,将校园分为行政办公、中心教学、后勤生活、体育运动等四大功能区。

为行政办公、教学实验为一体的行政实验楼,正对校园主入口,为校园的门户建筑。
两组四栋教学楼位于校园中心,绿化与广场景观穿插其中形成中心教学区,半围合的教学区为师生创造安全宁静的学习氛围,教学区内教学用房以连廊有机相连,两两相互围合形成内院,交通便捷又相互独立。
食堂、多功能厅、图书馆、室内体育馆构成后勤生活学习区。设置后勤入口,交通流线便捷。
包括300米田径场、升旗台等,与教学区、生活区联系便利也相对独立,方使师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,同时又避免了对生活学习的干扰。